三国题材的战争策略游戏,一起来打架召集众多的角色带兵打仗,组建三国梦之队,和其他的队伍进行战斗,你能抵御几波进攻呢?
1、诚不欺我,感觉史实模实做的更加真实了,丰富的战役为你轻松呈现!
2、丰富的三国武将,不同武将将会拥有别样精彩的玩法以及内容!
3、三国历史上不是所有人都有心一统天下的,就算是曹操自己也说自己一开始也只是想匡扶汉室的!
在大型战役当中,你所能操控的士兵们也是异常的强悍,利用他们可以去更好的进攻所有城池;
在不同的城池当中你所能掠夺更多的资源,那些资源可以让你的士兵们能力逐渐提升起来;
所有的装备还有武器,都是需要玩家使用一些稀有的材料去制作的,让他们的战斗能力大大提升。
在游戏中实现了无目标释放技能、技能碰撞伤害等技术,操作手感直追暗黑、传奇等以打击感著称的客户端游戏,再加上PK连斩、秒切英雄、五英雄组合搭配等辅助玩法,PK的爽快感不亚于dota、lol等竞技游戏,处处百连杀、天天超神。
五一电影档里,有一部电影叫《真·三国无双》,改编自日本光荣公司同名系列游戏。
对于这部电影,除非是喜欢游戏的粉丝,不然很难接受电影的风格。如果是喜欢三国题材的小说,那更会觉得无语。
这部电影里完全年轻的二次元审美造型、情节和台词都很雷人,一个武将能单挑千军万马。这种夸张的场面不是电影的问题,因为它承接的是游戏的设定系统,作为目标受众的玩家看到了会热血沸腾。
什么是系统?就是具有闭合性,外来的东西没法立刻融入进去。这部电影版《真·三国无双》,起码进行了五次系统迁移,在中日民众间形成不同的接受系统。
第一次迁移,是从正史进入演义小说的系统。历史学者有一个概括,《三国演义》是大人物去按小市民的规则生活。《演义》讲的是儒家的纲常伦理,底色是世俗的。
比如老百姓理解不了政治集团的逻辑,只知道民间化。小说里的赵子龙,就算再忠勇和功劳再大,没有参加刘备集团的桃园结义,总显得差一点。以至于有了《三国演义》,民间对历史的想象完全演义化,处处透着似是而非。
《三国演义》的系统形成得很慢,今天读到的通行版是清代毛宗岗编撰的。而在元代还有个《三国志平话》,开场是这么写的:
东汉光武帝刘秀,遇到了一个叫司马仲相的人,这个人到阴间代理阎王判案。审理楚汉时期刘邦三员大将韩信、彭越和营部被刘邦夫妇冤杀一案。
司马仲相判韩信转世为曹操,刘邦夫妇转世为汉献帝和伏皇后,被曹操羞辱。彭越转世为刘备,英布转世为孙权。阎王看司马仲相办案妥当,奖励他投胎为司马懿,坐享渔翁之利。
这个故事后来被明末文学界冯梦龙收录进《喻世明言》当中。这种因果故事更像民间故事,并不符合演义对虚实的把握。我们熟悉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毛宗岗修订的。
游戏的快感
接下来,符合世俗口味的《三国演义》,完成了第二轮迁移。形式上的特征就是更加戏剧化和视觉化。
按照小说的情节和忠奸善恶,固定成戏台上剧目和人物脸谱。现代的定型,是连环画,以及1994年的电视剧版《三国》。
之后,电视剧还影响到在日本第三次迁移,日本游戏里的三国设定。
1985年,日本光荣公司制作了第一款PC版三国模拟策略游戏《三国志》,玩家可以选择扮演刘备到董卓的任意君主,在每一个回合里选择不同的军事、外交、内政指令。
据说是因为日本制作人到中国旅游,见到了故宫、长城之后,内心壮怀,灵感激发把中国历史融入到电脑游戏当中。
光荣在历史考据和文字翻译方面相对成功,按照可玩性的标准从小说和正史里取材,为上百个武将人物设定了性格和人物。他们的美工精良,早期的人物头像和视觉设计,参照了中国搜集到的三国人物绣像和连环画。
90年代之后,又参考了1994年版的电视剧,那个时候曹操的头像基本上就是鲍国安的扮相。
光荣的《三国志》游戏至今不下30款,很多中国玩家也是从游戏里了解到三国历史。2000年,光荣公司又推出了另一个三国游戏系列——《三国无双》,是一款3D动作游戏。
在之前的《三国志》游戏里,人物的出场形式是手绘头像和简单的过场动画。这一次是全新玩法,游戏视觉从俯视变成第一人称3D视角。玩家可以选择操纵三大阵营的几十名武将,骑马或者步战杀进敌营。
这种玩法追求的单纯的攻击感和视听效果,一场战斗可能单枪匹马解决成千上百敌兵,非常之爽。
二次元化
三国的第四次迁移,是因为这个视觉系统又变化了。之前的游戏还是走古典审美路线,这一次人物彻底“二次元化”。
光荣凭借着多年积累的设计基础,给每个三国人物设计了符合青少年品味的造型、服装和道具。在Cosplay界,模仿《真·三国无双》是一个大热门。
二次元化的三国系统里,增加了大量的女性角色,包括貂蝉、小乔、大乔、孙尚香、黄月英等等,最受欢迎的是甄宓,因为她的设定是成熟魅惑的御姐范。
截止到最新一代的《真·三国无双》,玩家可选的武将已经有八九十人,其中人气最高的是赵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