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帝王藏书福寿丹经,是一本古代帝王收藏的书籍之一,非常的经典,pdf格式的,电子完整版的,需要用专门的pdf阅读器来打开,十分的方便,因为是文言文为主,需要一定的阅读功底哦。
古代君王都看什么书
中国的皇帝,可以分为好读书、不读书两类。而那些读书的皇帝,又可分为因读书而成为“好皇帝”,以及因读书而成为“坏皇帝”这两类。
所谓“皇帝原来不读书”,其表现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汉高祖歧视和虐待知识分子。 考察中国古代的皇帝,大概有两种人:流氓、豪强。前者如刘邦、朱元璋,后者如刘秀、李世民:这两种人都不是靠读书登基的。读书?太酸了,那是秀才侪辈们干的事。然而“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秀才人情纸半张”……“秀才”,不啻一无用处的别名耳,既无财富,又无死党和狠勇,怎堪比流氓、豪强,所以“刘项原来不读书”有道理了。
这道理却也诡怪,治国么,怎么竟可以不读书呢?古人尚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没有一肚子先人、圣人或前人的统治智慧即“间接经验”,怎么统治、管理好一个偌大的王朝呢?然而,不读书是不是没有道理呢,这要看怎么读书,以及读了之后知、行的关系。《颜习斋言行录》中说:“书之病天下久矣……古今圣贤豪杰旋乾坤开务成物,由黄帝五霸以至秦汉唐宋明,皆非书生也。读书著书,能损人神智气力,不能益人才德。期间或有一二书生济世救难者,是其天资高,若不读书其事功亦伟,然为书损耗,非受益也。”它至少说明了中国历史上因“读死书”“死读书”而“读书死”的一个惯常的规律。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代若干开创基业的皇帝,如刘邦、李世民、朱元璋等人,都是不太喜欢读书的皇帝。
皇帝不读何所恃
不过,凡事皆有两面,“不读书”“反读书”到了极致,就是封建专制思想统治的源头,如明太祖朱元璋大搞专制统治,其表现形式是厉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而所谓“不读书”“反读书”的潮流也在历史上开了一个反智主义的源头。 不爱读书由帝制所决定。在一个没有任何束缚、监督、制衡的制度之下,一个人平白坐了天下,那么,一个人的自然属性几乎会毫不费力地战胜了他的其他角色和功能。于是,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等等,会很快包围帝王的日常生活。甚至,这又会从骨子上影响到庞大的帝王后备军的“准帝王”们,比如最早农民起义的陈胜、吴广,以及进城之后的“天王”洪秀全等,都概莫能外。因此,这些或者靠了血缘裙带,或者靠了刀光斧影,或者靠了“宁有种乎”的暴力登台的帝王,在他们的生活中,读书本来就不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有无数的欲望需要满足。甚至可以说,在帝王这个位子上,可以有多少嗜好、癖好都可以成为现实呢,于是,读什么劳什子的书呢,滚它一边去吧。
因此,古代的封建帝王因为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位居万人之上而为所欲为。多数皇帝整日花天酒地,也不愿让光阴由读书去充填,而且管理国家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由自己的心腹大臣和太监去打理。
读出了江山社稷
但爱读书且提倡读书风气的古代皇帝也是很多的。
三国时孙权嘱咐大将吕蒙读书——兵法、历史等等,读多了才能逢大事 “不糊涂”,也能受人尊敬,当年同是大将的鲁肃,就对读了书的吕蒙刮目相看。此之后,北魏孝文帝、南朝梁代的文宗等,都喜读书,甚至认为不读书就难称皇帝。这样,便把读书抬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去认知了。
到了宋,太祖虽然是“马上”得的天下,却常常手不释卷,他知道,要使自己广见闻、增智慧,唯有读书,也是他说的“宰相须用读书人”。继任的宋太宗,下令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太平总类》,书成,他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明、清两代皇帝,除处理政务和躬身祭祀之外,读书成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后来雍正皇帝曾说,“读书养气”,即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这是皇帝自觉读书以提高自己执政能力的一种感悟。
康熙更是皇帝中酷爱读书的典范。他从5岁开始读书,8岁登基,从此于儒家经典日日必读,字字成诵。至少年时,因读书过劳,至于咯血,仍不肯休息。24岁时,在内廷设南书房,选择汉儒为侍读学士,常侍左右讲究文义,并命学士日日进讲,有时虽在瀛台避暑,也不尝间断。晚年教子读书,也可视为是他读书好学的继续。到了他的孙辈,还有一位打破“到处一游”写诗纪录的乾隆皇帝,其学习和创作的劲头毫不逊于康熙。
中国十大帝王藏书福寿丹经预览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机版
- IOS官方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