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首页 新闻中心 抢鲜播报

保代公示现乌龙 网友笑称中信证券卧底多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2-2 9:23:36  点击:

继去年在核准酒鬼酒非公开发行发文日期玩“穿越”之后,证监会网站近日再度出现“乌龙事件”。

昨日,有细心的网友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他发现证监会网站在公示保荐代表人信息中出现纰漏。

记者于2月1日晚间登录证监会网站,发现监管部门于1月18日披露的《郑春定等8人申请保荐代表人资格公示》和1月20日披露的《程思思等4人申请保荐代表人资格公示》两份文件中,对于上述12位申请人的主要背景经历描述中都无一例外地注明“未在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商业机构兼职”,而上述申请人现在所任职的保荐机构皆非出自中信证券。

有网友戏谑,中信证券躺着也中枪,安排了好多“卧底”埋伏在各家券商。也有人猜测,由于去年12月31日证监会网站公布的一批保代最末一位申请人来自中信证券,或许是相关工作人员不够谨慎,直接将上一个申请人的信息复制粘贴过去,便酿成了此次的“乌龙事件”。

证监会网站的上一次“乌龙”是在去年12月12日。在一则《关于核准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中,落款日期为2011年9月20日,而网站显示的发文日期却为2011年12月20日。

去年以来资本市场上的各类“乌龙”事件层出不穷。保荐人海通证券在道明光学保荐书的“推荐结论”中由于偷懒复制,最终推荐的是已经登陆A股的姚记扑克;宜通世纪预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保荐机构广发证券的法定代表人签名栏赫然出现了前任董事长王志伟的签名;银河证券在攀钢钒钛研究报告中则由于数据计算失误,将56.12元的目标价计算成188元,导致该股在二级市场的大幅波动。

有分析人士称,归结上述“乌龙”事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虽非大错,却也给市场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截至记者发稿,证监会网站上关于两份保代公示的信息描述尚未作更改。

相关软件

文章评论

软件按字母排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