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行道是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行的,现在正式的批准为重庆市工程建设的标准设计,编号为15j03,图集完全免费,有需求就来下载吧。
城市人行道图集预览
城市人行道设计要点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行人休闲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人行道主要供步行之用,同时也是绿化带、地上公用设施、地下管线的布置场所。人行道的设计是否规范、合理和科学对城市行人的安全以及步行体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就城市人行道设计的要点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一、城市人行道设计存在的问题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很多城市人行道设计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缺乏对人行道宽度设计的重视
随着小汽车的不断增多,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在道路设计和改造过程中人行道的宽度不断被压缩,甚至取消。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加深,此种现象有所改善,但人行道宽度偏窄仍为普遍现象。
1.2无障碍设施基本沦为“摆设”
一直以来,无障碍设施更多的只是被口头重视,更像是一种“摆设”,存在盲道弯弯曲曲、盲道被其他设施侵占、坡道实施不到位等现象,未能实现无障碍设施应有的功能。
1.3缺少差异化设计的思考
现有的城市人行道设计往往千篇一律,道路结构,铺装材料,颜色图案缺乏特色,缺少对人行道设计差异性的思考,设计师应更多重视路面材料的多样性设计以及铺装色彩的丰富性。
二、人行道宽度设计
2.1理清路侧带与人行道的概念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下称《规范》)第5.3.4条的规定,路侧带是指车行道最外侧路缘石至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宽度,包括了人行道、绿化带和设施带,而人们通常所说的“人行道”其实指的是 “路侧带”。
2.2人行道宽度
《规范》中人行道宽度是指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应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各级道路人行道的最小宽度为2米。这里的“2米”指的是人行通道的有效宽度,不包括绿化带和设施带的宽度。而在实际过程中,很多地方的“人行道”往往按照最低2米设置,其实是错误的理解了《规范》的要求。
绿化带和设施带是道路组成的一部分,也是“人行道”中的重要组成,其二者通常合并设置,但需考虑避免二者之间互相影响,因此合并设置时,一般最小宽度为1.5米。
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人行道”在设计时,在综合考虑了行人、绿化和设施三方面的功能需求后,一般道路“人行道”的最小宽度应为3.5米。
三、人行道无障碍设计
3.1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残疾人康复事业得到不断发展,传统的将残疾人与社会隔离的观念正在得到纠正。而城市道路和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正使得残疾人建立正常生活,参与社会活动,获得与正常人相等的权利。
3.2人行道无障碍设计的主要方面
人行道的无障碍设计主要针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需要,要基于方便于这类弱势群体行动和使用进行系统设计,因此设计的范围广,内容多。这就要求对诸如缘石坡道、盲道、公交车站、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入口、台阶、坡道、平台、门、楼梯等,在形式尺寸功能上转变设计观念按照弱势群体意识予以设计。
3.3保证落实的具体措施
3.3.1设计考虑周全:盲道的位置要合理,尽量避免与下面的管线重合,减少检查井对盲道的影响。缘石坡道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单面坡或三面坡。安全岛与人行横道对应处应设计成坡道,并与缘石坡道相互对正,使乘轮椅者能安全通过人行横道中间的安全道岛。在市区主干道、次干道的主要路口和市区商业街、步行街的人行横道处,以及视力残疾者居住较集中的区域附近的道路和盲人学校周围道路的人行横道处,设置过街音响装置,使视力残疾者安全的通过人行横道。为了使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城市道路能更好的为弱势群体的通行、使用服务, 并易于他们的识别,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无障碍标志牌。
3.3.2施工精细到位:盲道上有检查井等井盖时,应尽量按直线铺装到位。无障碍坡道尤其是三面坡道应施工到位,使其能发挥作用。遇有立石下卧处,不得高于路面1.0cm,使轮椅等能正常通行。若开挖施工破坏盲道或无障碍坡道等设施,必须按原状恢复实施到位。
3.3.3加强后期管理:加强对野蛮施工、随意开挖破坏人行道等行为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对侵占盲道的管理;设置障碍避免机动车停在人行道等等。
四、人行道的差异化设计
城市人行道常设置于城市道路两侧、城市商业街、大型公共文化机构、名胜古迹、公园、广场等附近和游览区。不同区域的人行道设计,在使用人群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不同区域的人行道进行差异化设计非常重要。人行道的差异化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1人行道铺装材料
人行道可选择的铺装材料有沥青(包括普通沥青、透水性和彩色沥青等)、混凝土(包括普通混凝土、水洗小砾石、卵石铺砌、混凝土板等)、彩板路面、花砖、天然石等。各种材料的性能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如透水性沥青可防止路面积水影响行人通行,卵石铺砌常用于公园内行人道路。人行道铺装材料的选择应根据道路设计规范、道路设计类别、环保性以及行人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的要求统筹考虑。
4.2人行道铺装图案
人行道铺装图案和色彩应针对不同区域人行道的使用人群,进行差异化分析和设计。铺装材料色彩以不超过三种颜色为佳,充分考虑人行道所在的区域与周边建筑风格和整体环境相协调,宜选用冷灰色调铺装材料和同一色系。盲道一般情况下应按照规范规定选用中黄色,如考虑到与人行道铺装色彩的协调,可以采用与人行道相近或一致的色彩。人行道铺装图案应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和谐以及突出地方文化内涵。图案组合应简洁大方、朴实美观,特定场所(如广场、步行街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项设计。
4.3人行道树池、绿化的做法
人行道绿化是城市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对美化环境,丰富城市街道景观、净化空气、为行人提供一片绿荫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常在人流量较大,空间较小的街区采用单排行道树。行道树间距宜为5~7米,周围砌筑1.5米×1.5米的方形树池,树种采用干直、冠大、树叶茂密、分枝点高、落叶时间集中的乔木,一个街区最好选择同一树种,保持树型、色彩等基本一致。
人行道宽度为5~6米,门店多为商业用户,人流量较大,采用单排行道树绿化遮荫效果差,布置花坛又影响行人出入,在这种情况下,可交错种植两行乔木。为了丰富景观,可布置两个树种,但在冠形上要力求协调。
当人行道宽度为5~6米且人流量不大时,可在人行道与车道之间设置绿化带,绿化带宽度应在2米以上,种植带内间植4~5棵行道树,空地种植小花灌木和草坪,周围种植绿篱,这种乔灌草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且极大地改善了行道树的生长环境。
人行道较宽,人流量不大时,除在人行道上栽植一排行道树外,还要结合建筑物特点,因地制宜在人行道中间设计出或方或圆或多边形的花坛(既要考虑绿化效果又要方便行人通过)。花坛内可采用小乔木与灌木和花卉配置,形成层次感,也可用花灌木或花卉片植成图案。
结论:
城市人行道的设计是基于城市行人步行安全和舒适进行的重要基础设施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首先要满足规范性设计,保障行人的安全和基本舒适体验;其次要注重人行道差异化设计理念的应用,让人行道带给人更具特色的行走体验。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机版
- IOS官方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