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了,小编为各位同学带来2017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试卷及答案,包括完整解析,各位同学可以下载来核对答案,需要的话就来下载吧!
2017高考考前注意事项
一、吃饱、睡足
吃饱—— 大脑需要足够的血糖才能正常运转;
睡足—— 考试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需要协调的大脑状态。
二、考前“大脑预热”
三、进考场前,要先去卫生间,免得中间外出浪费时间,影响心理。
四、考场流程
进场后,如果还没到发卷时间,可以闭目养神一会儿,不谈话。发卷后,集中注意力解决前2-3道小题;但要记住,允许答题后千万不要着急去涂卡,会发生“视觉错乱”的—— 明明看好的是B,结果错涂为C的情况,在以往考试中常出现。这5min是你的时间,不轻易舍弃。有的同学拿到卷子后没有紧张感,而是望着窗外发呆,不知是练的什么“独门秘籍”。距离考试结束15分钟,一般监考老师会提示。这时务必检查答题卡是否已经涂写,如果前面涂卡后没有逐题核对,此时应该逐题核对一遍。其实顺便“换换脑子”,并不吃亏。
五、答题策略与心态
1.考试不是百米冲刺,不必“抢跑”。
2.要有“我正在做这道题”,而不是去想“我曾经做过类似的题目”。
3.选择、选择,有比较才有选择。
4.答题纸空格有限,慎重下笔:大题读第二遍时才下手写,务必读完全题(包括各小问)才开始动脑思考。
问答题要简练、不说废话。集约化、要点化表达;尽量使用学科语言(比如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5.慢做会、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舍弃全不会:跨过难题,等待可能的“豁然开朗”。难题也含“给分点”。题目可以做不完,但不能“没有读完”,应该拿的分一分都不能漏掉。
6.前后照应、左右关联:一是务必先读完整道大题,不要中间停下来思考。二是读第二遍时才下手书写,不必抢着写。三是遇到困难时记得回头再读原题。
7.按自己的节奏答卷,不受周围环境影响。
8.检查要有重点。
2017高考新规
一、报考:已考不让考,不可两地考,残疾公平考
1.教育部规定“有大学学历的在校生不可报考高考”
今年以上规定中,填补新规则“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随迁考生不能在“流入”“流出”地同时考试
随迁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流入”“流出”任选其一,不得在两地同时高考。具体按当地省市高考办法执行。
3.残疾考生参加考试明文规定,考试公平
按照《高考统一考试规定》要求,全国各省市高考点,都要为残疾考生提供平等,公平的考试环境和合理的便利措施。
二、命题:全国卷统一成大趋势
4.全国卷增至26个省市区,京、津、沪、浙、苏单独。
除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等5个省份单独命题外,全国26个省份均采用全国卷。全国考试一张卷教育公平日趋完善。
三、监考:作弊入刑法,科技防替考
5.考试莫作弊,作弊蹲大狱
2015年11月起。正式实施刑法明确规定: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含高考)组织作弊的,将按照刑法定罪,最高可处有期徒刑7年。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广大考生,切莫投机取巧,耍小聪明 ,以免招惹牢狱之灾。
6.指纹或静脉验证新科技防替考
2016年教育部发布《做好2016高考招生通知》,通知要求各省市结合实际,要求必须采用二代身份证做好现场报名,现场采集考试照片与指纹或指静脉等生物特征,严格防守考试作弊替考等行为。
2017年全国1(乙卷)高考范文
六月的风,又吹来一年一度的高考。
作文,其实就是用书面讲话,表达内心想说的话。原本是平常稀松之事。由于作文的分数在高考中占有很重的分量,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也就引起高度关注,成为热点话题。早在六月的风尚未吹起之际,各种各样的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就铺天盖地。
终于,随着6月7日高考大幕徐徐开启,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浮出水面。
在我看来,全国卷的两个作文题目出得最好。不论是《写一封信》还是《谁最有风采》,一是对于考生来说,都能够写,不是偏题,也不是难题;二是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写一封信》涉及如今常见的边开车边打手机的现象,借助于孩子与父亲的举报与被举报矛盾展开,隐含教育、法制意义;如果考生在备考期间,只埋头课本,不关心时事政治,不知什么是“大国工匠”等,就写不好《谁最有风采》这篇作文。高考作文题目对语文教育往往会起“指挥棒”作用,全国卷的两个作文题目显示了“正能量”。北京卷的《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也具备这样的意义。
我很喜欢湖南卷充满童话色彩的《有一棵大树》,但是材料中的一句:“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似乎应当改为“果实被飞禽、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这样才使故事前后呼应,更加完整。实际上,果实被飞禽吃了以后,种子传播更远。我的家乡的一座中空的古塔的顶上长出一棵茂盛的桔树,就是飞鸟的功劳,走兽是无论如何上不了古塔顶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