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这一节的内容是认识和千米的含义,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2.2节,这里带来的是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ppt课件,朋友们可以免费下载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ppt教学使用。
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ppt课件
千米与米的单位换教学反思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这一课的知识目标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千米1000 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单位换算和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单位的换算。这也是我在备课时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在课前,我了解到学校最里圈的跑道正好是 100 米,所以带着学生在操场上走一圈,对 100 米的长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学生认识 1 千米作一个铺垫。
回顾自己一节课,整节课上得还算顺畅。 课后,听课教师对我的课进行评析,让我对这节课和自己教学本身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和反思,总结如下:
1、要适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指导孩子去观察题中关键的信息。适当的提示,让孩子迅速找到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2、学会引领学生的思维。在让学生猜测从学校门口出发走到哪里是 1 千米时,有孩子说从校门口到操场大约是 1 千米。当时,我否定了他的猜测,再请别的孩子猜。后来几个孩子都没猜出来,最后由我揭晓了答案。其实,当第一个孩子猜完之后,可以接着他的话,继续问:“到操场大约是 400 米,还要往前走 600 米,那会到哪儿?”这样一说,会给后面猜测的同学提供了一些线索,更容易猜出来了。并且,这样问,更能激发他们去思考,他们的体会也会更深刻。
3、尽可能增加体验的过程。在介绍估计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时,由于孩子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所以对有些速度没有概念,可以在课上请孩子通过辩论得到答案。经过这些活动,再去想象各种速度有多大可能会好一些。
4、多给孩子一些说的机会。当孩子说得不够好时,我总是急于帮他补充,其实可以请其他孩子补充的,从而满足不同认知水平的孩子的认知需要。
5、加强对孩子的激励。在整节课中,对孩子的激励有些少。还要多鼓励孩子,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整节课上完,感觉自己教的比较多,总是对孩子不放心,总希望孩子能按着自己设计的思路走下去。相信改变一下方法,在这方面会做得更好一些。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机版
- IOS官方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