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瓶颈期浅谈结构工程师的35岁之惑是关于建造方面的结构设计师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产生的一种迷茫的感觉,和东坡小编一起来看看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迷惑吧!
设计瓶颈期浅谈结构工程师的35岁之惑详细介绍
人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问题和想法。
应届硕士毕业生进入设计院大约工作5 年后达到30 岁,此时专业上已经奠定好基础,各种结构类型和体系例如框架、框-剪、剪力墙、框-筒等都一般会有所涉猎,地上和地下的结构都设计过,有了比较完整的工作经验,在项目上基本能独挡一面,在职场上处于上升阶段。
设计瓶颈期浅谈结构工程师的35岁之惑内容摘选
去年北京OKOK“稷下会”论坛曾举办过一次座谈会,很多设计院的结构工程师汇聚一堂,这些工作多年的结构工程师聚在一起侃侃而谈,不约而同谈到了结构工程师35 岁以后的职业发展、职业转型甚至创业的问题。国内的设计院尤其民营设计院的加班非常多,很多结构工程师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60 小时,当设计任务繁重时工作时间甚至更多,结构计算和施工图绘制都是很辛苦的工作,而且工程师过了35 岁以后身体素质逐渐下降,可能较难继续适应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另外由于不同年龄段职业发展的要求或个人心态上的变化,工程师就面临再次的职业抉择。一般说来有3 个方向可供选择:
1)坚持和发展;
2)职业转型;
3)创业。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机版
- IOS官方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