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人的集合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在诸种要素中,学生和教师是最基本的要素。
第一节 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
4、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5、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受教育权。
6、《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有问题?点击这儿向老师提问】 【试听辅导课程,零基础保过!QQ:170902348】
第二节 教师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4、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5、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7、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8、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其次要求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再进一步要求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
9、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有问题?点击这儿向老师提问】 【试听辅导课程,零基础保过!QQ:170902348】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主要有:(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
4、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
5、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有问题?点击这儿向老师提问】 【试听辅导课程,零基础保过!QQ:170902348】